今年47歲的陳亮與小他9歲的劉芳(均為化名)結婚7年,育有一個女兒。據陳亮訴稱,婚后他與劉芳共同購買了佛山某房及廣州某房,均登記在劉芳名下,但屬兩人的夫妻共同財產。
2015年8月,他與劉芳準備共同購買廣州市南沙某房并支付了訂金及首期房款,但劉芳告訴他,因他個人信用記錄原因造成無法以他名義簽訂購房合同。為此,劉芳要求以“假離婚”的方式規(guī)避限購政策來購買該房。次月,兩人辦理離婚手續(xù),并且在民政局簽訂了離婚協(xié)議。同月30日,劉芳與開發(fā)商簽訂購買該房的合同。
然而購房后,陳亮多次向劉芳提出辦理復婚手續(xù),但對方一直拖延,直至2016年9月,劉芳明確拒絕復婚,并拒絕返還屬于陳亮所有的財產份額。兩人的《離婚協(xié)議書》這樣約定:佛山某房及廣州某房均歸劉芳所有,陳亮自愿放棄屬于劉芳名下的財產;女兒由劉芳攜帶撫養(yǎng),陳亮每月支付撫養(yǎng)費1500元。
“購房后我與劉芳共同以家庭收入支付了一年房貸。”陳亮說,離婚手續(xù)及離婚協(xié)議只是為了規(guī)避限購政策,雙方并無離婚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真實意思。2016年9月,陳亮向海珠區(qū)法院起訴劉芳,請求法院撤銷《離婚協(xié)議書》,變更女兒的撫養(yǎng)權,并確認佛山和廣州兩套房為雙方共同所有。
庭上,陳亮提供了他的征信記錄,主張他因存在未還債務而無法貸款購買“南沙某房”。陳亮提供了離婚后他為雙方居住的房屋繳納電費的票據及兩人合照,主張離婚后兩人仍以夫妻名義共同居住。陳亮還申請了兩名證人出庭。陳亮的同事陳某稱,其于2016年3月、5月、7月與陳亮和劉芳一起吃過飯,于同年9月與兩人一同旅游,當時劉芳均以陳亮妻子的身份出席。陳亮的堂妹稱,2016年春節(jié),陳亮和劉芳前往她家吃飯,劉芳的表現與往常相同;親戚中無人知曉兩人已辦離婚登記。
而劉芳庭上則否認“假離婚”,她說一直都有離婚的意愿,且兩人已辦理離婚登記,手續(xù)合法,離婚協(xié)議經過民政部門蓋章確認,合法有效。她還說,離婚協(xié)議中陳亮以“凈身出戶”的形式離婚,是因為他經常賭博,極少照顧家庭,且佛山某房及廣州某房是自己父親出資大部分款項購買或出售婚前財產購買。
海珠區(qū)法院一審認為,根據婚姻法,辦理離婚手續(xù)僅須男女雙方自愿即可,無須審查雙方是否感情破裂,無須考慮雙方辦理離婚登記的理由,故陳亮、劉芳辦理離婚登記之日起已解除夫妻關系。陳亮主張《離婚協(xié)議書》存在欺詐,法院認為,陳亮、劉芳對于是否離婚已達成一致意見,且經民政部門審核,即使如陳亮所述是因規(guī)避購房政策而辦理離婚登記,亦是雙方一致同意為規(guī)避政策而離婚,故不存在欺詐。陳亮稱雙方曾約定購房后復婚,但現劉芳不同意復婚,表明她并非自愿同意復婚,因而即使雙方曾約定復婚,該約定因違反被告的自愿而無效。
為規(guī)避限購假離婚,協(xié)議有效嗎
這種為了躲限購令假離婚,對無房一方風險大,因受限購令的限制,采用“假離婚”的方式來規(guī)避政策,但從法律上是真離婚,一旦辦理了離婚手續(xù),雙方在法律上就不再是夫妻。以購房為目的的離婚,往往是將房產給一方,讓另一方成為無房戶,這樣做對無房一方有較大的風險,一旦無法復婚,便會“人財兩空”,即便雙方對財產歸屬私下另有約定,也很難對抗離婚協(xié)議或離婚判決(調解)書。
來源:法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