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區(qū)快速崛起的三座新城,預示著中心城區(qū)的未來。昨天,我們“慶祝蘇州解放60周年——‘春天的樂章’大型新聞行動”采訪組一起感受了這三座新城的蓬勃生機和活力。
城北街道新塘社區(qū)的老人胡學文今年73歲。解放前,他們家沒有田地,沒有房子,就住在船上,靠養(yǎng)一群鴨子過生活,鴨子趕到哪里,就住在哪里。解放后,他們家四個人分到了3畝多地,不過生活還不富足。老人說,過去新塘村的路,一到下雨天,一路泥濘,腳陷在泥里要費好大力氣才能拔出來。上世紀80年代,終于鋪成了石子路,90年代又變成水泥路,現在則是柏油路。
最令胡學文覺得舒心的是,現在自己已從農民變成了股民了。三四年前,隨著平江新城的大開發(fā)大建設,他家的地被征用了,土地換了保障,他每月定期能領到數百元錢。新塘村還成立了股份合作社,建標準廠房出租,搞多種經營。村里的每戶人家也因此成了股民。胡學文持有44.5股,去年年終分紅7000多元,加上自己出租房屋等收入,去年老兩口的收入有3萬多元。新城開發(fā)建設,讓城北的1.5萬農民變成了股民,也讓這里的居民享受到近在咫尺的現代化生活,社區(qū)周邊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市民健身中心、垃圾中轉站、疾病預防保健中心、特勤消防站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2004年,蘇州啟動平江、滄浪、金閶三新城建設,這是蘇州中心城區(qū)加速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三座新城各具特色。匯聚火車站、汽車北站、軌道交通換乘站的平江新城確立了“交通樞紐、商務商貿、生態(tài)居住”三大功能定位。目前,新城累計建成道路20條,人民路北延、廣濟路北延、齊門路北延等工程的竣工實現了與古城的無縫對接。平江新城的1.72平方公里的商務商貿區(qū)和0.96平方公里的新火車站商業(yè)區(qū)成為蘇州乃至長三角地區(qū)最具吸引力的黃金商圈之一,吸引了萬達廣場等商業(yè)巨頭的搶駐。
經過五年的發(fā)展,以物流為主導產業(yè)的金閶新城也正迅速崛起。目前這里已成功引進了蘇州傳化物流基地、一力鋼材物流等9大項目,總注冊資本超過10億元,總投資超50億元。金閶新城內的主干路網基本形成,已完成26萬平方米的動遷小區(qū)建設,與之配套的社區(qū)服務中心建筑面積達7500平方米。到去年底,金閶新城已投下4000萬元新增綠化面積43萬平方米。
5年時間,讓滄浪新城完成了前期開發(fā)建設任務,全面進入了中期開發(fā)階段,逐步成為古城西南重要的新興居住片區(qū),城市副中心的地位日益凸顯。 5年來,滄浪新城累計立項51個項目,竣工21個項目,完成投資16.7億元,帶動社會投資56.5億元,共計完成投資73.2億元。這5年間,原來的菜地變成了公園,魚塘變成了高樓,臟亂差的城鄉(xiāng)結合部變成了美麗的新城。隨著四季晶華、天辰花園、福星新城等一批商住樓盤的竣工使用,滄浪新城人氣越來越旺。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入住新城的人數已超過4萬人。 |